企業常用的降價策略,並不能帶來長期的獲利,反而引來競爭對手降價跟進,讓市場局勢淪為一場價格的混戰。
其實,能滿足消費者最大利益的商品,才是市場最終的贏家... 文/劉典嚴

創造商品的附加價值以脫離同質的惡性競爭,創造優秀價格策略及滿意利潤,是企業行銷經營的終極目標。然而,商家慣用的削價競爭,卻潛伏著幾個「遠憂」值得省思:1、破壞行情,易遭業界反彈。價格戰開啟後,競爭越形激烈,紛戰並非短時間內可輕易結束。2、商品可能呈現頹勢。如果商品賣得好,豈需降價促銷?3、回漲不易。一旦降價期間過後,仍能留住所開發的新客源嗎?
學者Joel E. Urbany認為這是企業經理人過分仰賴市場演進模式的「磁滯現象」使然,想要透過「暫時的」激烈價格戰以攫取市場佔有率,獲致「永久的」利潤增加。
可惜往往事與願違,降價策略所掙來的市佔率宛如曇花一現。畢竟價格與價值不同,價格要植基於價值上。於是,利用商品化再造作業,改變商品訴求重點、市場對象、行銷通路等方式,或者利用品牌聯合促銷策略,用以增加商品價值的機會。當然,這還得以整體經營環境的轉變為考量,令行銷策略上存具如下突破性的思考:
藉地域強調差異性的競爭價值
在相對的同質環境中,對普羅大眾的一般性訴求無法提升商品的價值與價格,只能以低價及不斷壓榨出來的業績數量維持微小的單位利潤。既然惡性競爭是必然的現象,欲樹立絕對的優勢,就必須在特殊的市場對象、使用場合、時空,才能鼓動特殊需求,以創造出絕對的價值。
因此,商家打算改變價格結構的同時,必須先改變行銷定位與區隔的策略,才能在特定的利基市場中創造最優勢的利潤。自從油品在台灣開放競爭後,頻頻祭出降價的招術,例如前一陣子全國加油站的降價風潮引起的喧然大波,絕非只是單純的促銷活動,將主力戰場選擇在中台灣有其行銷策略的考量。
從中部起家的全國,在中部擁有雄厚實力,看準了中油與台塑在中部的加油站數量並無壓倒性的多數,再加上北部相形之下還沒有那麼不景氣,價格戰所能引起的消費者矚目會較為不足,至於東部震撼力又不夠,而中南部的交通較為便利,容易吸引駕駛人繞道加油。更重要的是,中部加油站的油價其實原本就比較混亂,早已有零星的價格戰苗在燃燒中,因此戰場選擇中部,成了提升價值策略規劃下的抉擇。
讓消費者感覺最優,而不是商品最好
商品的目的是要能滿足消費者最大的利益,但其利益往往不在商品的實體上。而廠商努力研發自認為最好的產品,也未必能保證會帶給消費者最大的價值。
根據政大企管系副教授別蓮蒂所述,一份加油站調查顯示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因素有油品價格﹑油品品質及服務品質三大部份。其中,服務品質對消費者的滿意度影響最大,但同一份報告也顯示,油品品質卻是影響消費者再購意願最主要的因素。換言之,消費者的「下意識」裡,也許挑剔加油站的服務品質,但短短幾分鐘的加油過程,消費者似乎並不期待加油站員工能展現什麼特別的服務,所以只要油好,即使對服務不滿意,還是可能再度光臨。
然而有趣的是,油品不同於一般產品,消費者無法自行檢驗其品質,也就無從得知其好壞,故而消費者對油品品質的偏好,多半滯留於主觀上的感受,特別是當台塑與中油均誓言保證油品的情況下,對消費者而言,油品品質的差異自然不大。這麼一來,三大因素中只剩下「價格」可以左右消費行為了,所以油品價格一開放後,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,增量或降價的確是很實際的誘因。
再者,加油站是零售通路的一種,在未開放民營加油站前,中油已搶佔了許多掌握交通要道、消費量超高的明星級加油站,掌握地點利基,迫使後來的民營業者切入市場之際,並非享受立足點的平等,說得理論些,就是在行銷組合4個P中,既然第一個P(產品)無法表現出差異性,而第二個P(通路)又已棋差一著,於是乎,結合另兩個P(運用「價格」來「促銷」)乃遲早發生之事,這也就成了是全國所不得不用的操作策略,目的無非還是在於提升產品價值的差異化。
由U.S.P. 到E.V.P. 概念
在行銷領域裡流行多年的獨特主張USP(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)概念,只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針對同樣的消費群,以及在同樣的需求層次中提供商品差異性與特色,而EVP (Extra Value Proposition) 的概念,卻能脫離同級的競爭層次,提供額外的銷售新價值,提高需求層次與商品價值。
再看加油站競爭之例,販賣油品愈是殺價求售,即表示利潤愈來愈薄,那麼,加油站該何去何從呢?答案是:不可光做本業生意,而須增加「業外補貼」。一個可執行的行銷策略是把加油站當作「通路」來經營。事實上,美國的加油站早已如此經營,其中有些採結盟式的複式販賣。
不過,台灣的加油經營方式已慣常於送面紙、礦泉水、洗衣精、食用油等,淪為無效的USP,除了對紙廠(永豐餘、正隆等)造成不小的衝擊,並影響到各量販、零售業者在這些品項上的銷量,更可怕的是,這很可能阻礙了加油站便利店化後,對上述產品如面紙、礦泉水的銷售。目前台灣很多加油站還提供免費洗車服務,雖增加顧客滿意度,卻無法藉以提高油價,真正達到產品加值效果,殊為可惜。
所以,若加油站要往「百貨店」之途邁進,業者就必須選擇能真正「獲利」的EVP模式來發展,例如已有些業者兼營為輪胎打氮氣的收費服務,號稱如此可以降低高溫爆胎的機率,此外,更換機油、車況保養,均是可行之道。一旦法令開放後,還可兼營餐廳、速食、銀行等,設法褪卻其「鄰避設施」的色彩,朝向更多元化的營運模式發展。
以品牌聯盟提升價值
研究顯示,降價比透過各種品牌建立的行銷活動來增進價值,更為昂貴,而降低商品價格所造成利潤的損失,又比附加活動所增加的成本來得多。那麼,該如何擺脫降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呢?或許從品牌資產的觀點來看,讓消費者感受到適當且合理價格,可為價值行銷策略開一扇窗。
比如說,日本企業間藉品牌的合作,改變廣告及商品經營手法,除可節省製作費外,還能達到讓品牌加倍曝光的宣傳效果。近年來日本出現了各種Collaboration(合作式)經營,例如拉麵店+服飾店、便利商店+錢湯(公共澡堂)、蔬果店+法國餐廳、服飾店+CD店等,以增加話題性和集客力。
甚至也有Collaboration的廣告,例如去年SUNTORY的「BOSS」咖啡和Sky Perfect TV的電視廣告,劇情描述永瀨正敏(名演員)為躲避布袋寅泰(名歌手)的追逐,逃到正在看Sky Perfect TV的中居正廣(Smap團員)房間裡。此外,Smap也聯合啤酒廠商做報紙廣告;而SONY的機器狗「夥伴」也和名牌Hermes愛馬仕合作,推出專用提袋。依此方式除了可節省製作費、加倍曝光的宣傳效果,但像Hermes經典品質和SONY科技特質的結合,可創造出嶄新的商品價值,才是最吸引廠商合作的誘因。
一個成功的價值行銷策略,需要各方面技巧性的決定。傳遞價值給消費者,是聚集商業行為的關鍵,而注意價格、促銷與價值間的關係,只是個開端。進一步而言,還要清楚了解消費者需求、優越的產品設計、有智慧的技術應用,並持續將焦點放在品質、成本控制和生產力上。比如說,「TOTO」(日本東陶) 將台灣視為衛浴設備的一級戰區,今年將宣傳重心放在「Ce FiON tect」(喜貼心)抗污系列的產品上,該產品特色是將瓷器表面加入特殊釉料,不同於一般衛浴瓷器以潑水劑處理表面,因此只需少許的水就能將馬桶沖淨,達到抗污效果。即使TOTO定位走的是中產階級、高訂價並行策略,但因推出較一般的國民衛浴設備高階的產品,又掌握了台灣民眾多半惜水的心,所推出的省水馬桶,自然產生與台灣本土衛浴品牌差異化的競爭價值。
行銷的4大要素,商品、促銷、通路與價格,所謂4P其中前3個要素是創造商品價值的決定因素,價格則是價值創造的結果。然而創造整體企業最大的利潤,不僅只於創造商品在市場中的最大單位價格與利潤,實則端賴企業對於長期獲利的經營。短視的經營與獲利策略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高額利潤,但卻改變不了企業經營體質與策略邏輯,終就會扼殺企業長期的發展力與生存力。
本文作者現任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系講師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tma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