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認為清明是廿四節氣中,由春轉夏的一個轉捩點,亦是向已故親友修墓拜祭,慎終追遠日子。
清明,是全年廿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,在春分後十五日,約當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。
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墓,民國廿四年起,政府還明定清明為民族掃墓節,全民休假一天,以 便掃墓。
然而,掃墓在清明節的發展史上,算是相當晚出的節日內容,一直要到宋朝,才成為清明的主要活動。在這以前,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(清明前一日)習俗中一個次要日。它的重要性,甚至比不上另一個陰曆三月上旬的上巳節。儘管如此,由於上巳、寒食、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,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、重疊,漸漸地不再有明顯的劃分,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。所以,在討論清明節的起源時,同時也要對上巳及寒食有所了解。
上巳的起源甚早,《韓詩》:「鄭國之俗,三月上巳,之溱洧兩水之上,招魂續魄,秉蘭草,袚除不祥」。據(宋書)「禮志」的記載,上巳的日期自魏以後,就固定在三月初三。只是「袚褉」的原始精神已經隱而不彰,反而是到水邊遊春的習俗大受歡迎。這個上巳遊春的傳統,對後來清明踏青的習俗有一定的影響。
寒食的習俗,最早見於桓譚﹝逝於二五左右﹞的(新論):「太原郡民,以隆冬不火食五日,雖有病緩急,猶不敢犯,為介之推故也」。這個「不火食五日」的禁忌,大約一百年後,增加為寒食一月。(後漢書)「左周黃列傳」:「太原一郡,舊俗以介子推焚骸,有龍忌之禁。至其亡月,咸言神靈不樂舉火,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,莫敢煙爨,老小不堪,歲多死者。」
相傳在秦朝末年,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,大戰好幾回合後,終於取得天下。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,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,卻因為連年的戰爭,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,墓碑東倒西歪,有的斷落,有的破裂,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。
劉邦非常的難過,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,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。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,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,緊緊捏在手上,然後向上蒼禱告說:「爹娘在天有靈,現在風刮得這麼大,我將把這些小紙片,拋向空中,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,風都吹不動,就是爹娘的墳墓。」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,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,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,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,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。
劉邦高興得不得了,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,而且從此以後,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。後來民間的百姓,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,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,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。
- Apr 03 Tue 2007 22:41
[生活常識] 清明節由來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