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887 年間毛利族酋長 Tame Tinorau 及英國測量師 Fred Mace 兩人,首次探索此石洞,他們用亞麻稈作竹筏,以臘燭為照明工具,隨著小溪向地底划行,當時他們的入口,正是現今旅客遊覽螢火蟲洞的出口,他們進入洞後,向上仰望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光點散佈在洞頂,經過多次探險,得知由石洞上層出入更為方便,1888 年起開放參觀,百多年以來,此洞己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遊客。本蟲是紐西蘭的特產種,據昆蟲學者 A.M.Richards 於 1960 年調查結果,獲悉在紐西蘭境內的多處石洞內都有本蟲發生,但以維托摩的螢火蟲洞最為壯觀,已被列為世界八大奇景之一。這樣小小的發光昆蟲,能引起各階層人仕的注目及興趣,也真是一種奇蹟。



紐西蘭螢火蟲洞的形成:
石灰岩是由無數的海洋生物遺留物的化石所形成的,懷多摩螢火蟲洞三千萬年前是在深海底下,經過無數次的地殼變動、火山活動等地質變化,許多堅硬的石灰岩受到扭曲變形並且被帶到海平面上,經過雨水侵蝕,形成許多的岩縫。




雨水與空氣中帶著微酸的二氧化碳,日積月累地侵蝕,使得岩縫逐漸擴大成為鍾乳石及石筍,形成現在螢火蟲洞岩洞景色。經過推算估計大約 100 年的時間可以形成 3 立方公分的鍾乳石,不過也會因著地形結構、植物機能、石灰岩深度、內外環境氣候、以及洞穴形成的年數,影響鍾乳石形成的速度,兩個並排的鍾乳石會因為不同的水流途徑,而各有不同的形成速度。



紐西蘭的螢火蟲:
是一種真菌蚋或蕈蚋 (Fungus gnat),屬於雙翅目,Mycetophilidae 科的昆蟲,學名為 Arachnocampa iuminosa(Skuse)1890,其幼蟲稱 Glow Worm,能發生持續性的淡藍色亮光,故而該石洞亦稱為 Glow Worm(螢光蟲洞),位於羅吐魯阿附近。




本種菌蚋的成蟲把卵產於潮溼及有豐富食料處,特別是石洞或陰暗的叢林灌木上。卵期約經三週孵化為幼蟲,初孵化的幼蟲,體長僅數毫米,經 6 至 9 個月之久達 30 毫米左右時,即開始化蛹,外包有蛹殼,當雌、雄成蟲破蛹而出後,遂行交尾,每一雌蟲可產下約 120 粒卵,由於成蟲的口器退化,不能取食,只有幾天的壽命。成蟲無法進食,也不會飛,只是瘋狂地交配產卵,直至筋疲力盡。2 至 3 天後,它們會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撞向幼蟲的絲網,捨身給自己的後代作食物。



幼蟲階段是本蟲能捕食的時期,多數群居於潮濕的石洞內,可與真菌類共生。幼蟲用吐出的一系列絲線在洞頂建造一個個管狀的巢穴,大約由 20 至 30 條絲線,加上一層黏液,編成像釣魚線一般,從洞頂垂下,以其幼蟲尾部發出的亮光,吸引他種飛行的小蟲,附著於黏液上,收起釣絲,享受獵物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tmablog 的頭像
    ttmablog

    台中市旅行業經理人協會

    ttma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